第 715 期
內容監制:佘振芳 頁面監制:韓曜聰 欄目主持:林楠 編輯:熊世華
第 715 期
高靖穿著墨綠色棒球服、淺灰色運動褲,頭上還綁著深藍色發帶。如果不說,誰能想到,一個這么“潮”的年輕人,竟然已經在這所村小里當了7年的全科老師;更不會想到,他曾是一位肝衰竭患者,今年是他在接受肝移植手術后,重回講臺的第4個年頭。
在這位年輕教師的教學生涯里,曾三次獲得全鄉鎮數學學科第一名的成績。教育學生,讓他們能走出大山,這對高靖來說就是青春的意義。
回家 從大山出去的孩子回來了
時間回到2015年,22歲的高靖即將畢業,他和朋友們聊起未來。他們有的躊躇不定,有的雄心萬丈要去大城市打拼,只有高靖早已下定決心:回家。
回到家鄉豐都的大山里面,當一名鄉村教師。
因為他是從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,他要回到大山去。這是他去念大學之前,就做好的決定。
可剛上崗,就遇到了大問題。高靖所讀專業是體育教育,可學校教師少,他要教數學,專業不對口,怎么把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學生,他鉆研了很久。
沒有系統的數學教育知識,高靖就自己學,請教、模仿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,去豐都縣城跟崗,聽公開課。以這樣的方式,不斷提高自己的講課水平。
學校里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,家中只有老人沒法輔導功課。高靖就挨個進行家訪,了解學生家庭情況。家中沒人輔導功課,放學后他就把學生留下來輔導。山里路遠,有的學生從家到學校都要步行一個小時,他就打聽了解這些學生家附近有沒有高年級學生,讓他們幫忙監督完成作業。
在一次家訪中,高靖看到了令他觸動的一幕。
六年級學生小杜的父母在外打工,家里就只有她和妹妹。小杜放學回家后立馬做作業,做完作業后天黑了,她還要去打水、生火做飯,再搬來小板凳站在灶臺前開始煮飯……
他仿佛看到小學的自己,先做作業,再跑到廚房做晚飯,沒有自來水,就到井里打上一桶水,雙手提著水桶,小臉憋得通紅,將水搬到廚房,然后生火做飯……
這些場景讓他更加堅定:一定要好好去教這些雖沒有好的學習條件、卻依然努力學習的孩子,讓他們能走出大山!
“你這樣做對得起他嗎” “黑臉”老師的意外患病
6月,在秋季開學前,一位老人找到高靖,拜托他管管孩子。孩子叫張小杰,11歲,父母離異后,爸爸車禍去世,家中只有爺爺奶奶,孩子調皮、叛逆,根本管不住,想送到高靖班里上課。
高靖想都沒有想,就接受了。他把張小杰接到自己身邊,同吃同住。山里冬天會下雪,在9月開學之前,高靖提前準備好兩床厚被子帶上山。
宿舍床太小,寬度不到1.5米,兩人共睡一張床確實擁擠,高靖就再買了張小床放在一旁,讓張小杰睡得更舒服一點。
一開始,張小杰的叛逆并沒有改變,上課總是擾亂課堂紀律,和同學打架,放學后撿起石頭扔農戶家的蔬菜大棚、玻璃窗。
“你現在對著你爸爸的照片,你給我好好想想,你這樣做對得起他嗎?對得起家里的爺爺奶奶不?”一次,放學回到宿舍后,高靖把張小杰爸爸的照片拿了出來,讓他當著爸爸的面反思。
兩個多小時的促膝長談,張小杰漸漸打開心扉。白熾燈光下,張小杰低著頭,什么話都沒說,他臉上的倔強褪去,眼淚掉下來,又立馬用袖子擦去。
從那以后,張小杰突然變得懂事許多,上課也變得認真起來。而高靖對他的嚴格也并沒有停止,做得不好、學得不好,高靖都會狠狠批評,成為了一名愛板著臉的“黑臉”老師。
最終,張小杰的數學成績從最初的60分提高到了90分??粗鴱埿〗軐W習更加認真,高靖也很欣慰,這意味著他又可以把一位學生送出大山了。
一切似乎越來越順,2017年夏天,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卻幾乎擊垮了他。
暑假,高靖與同學聚完餐回到家后,突然感覺身體不適,像感冒一樣,腦袋昏昏,全身無力,他吃了兩天感冒藥卻不見好轉。無奈之下,他只能到縣城醫院看看。
“肝衰竭,趕緊往重慶送!”還沒等醫生開出診斷書,高靖就倒在了醫院,陷入深度昏迷。
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消毒水味。高靖蘇醒來后發現自己躺在床上,右手腕上插著管子,臉上掛著氧氣面罩,上面滿是霧氣,一旁的儀器發出刺耳響聲,周圍的人全穿著白大褂。
“我這是在哪兒?”“現在是第幾節課了?”“是不是該我上數學課了?”“我的學生都去哪了?”各種想法在他的腦子里亂作一團。
“高老師,你還回來教我們不哦” 一句話重新點燃他的“初心”
醫生告訴高靖,他已是肝衰竭晚期,在昏迷期間已經接受了肝移植手術。
高靖開始了漫長難熬的恢復期,躺在病床上那段日子里,他暫時失去自理能力,吃東西、上廁所都需要家人幫助。
“這個樣子還能回到學校上課嗎?還能見到學生嗎?我的人生是不是就這樣完了?”高靖陷入了自我懷疑中。
同事來醫院看望他時,帶來了一幅學生的畫。畫中有一個老師在講臺上講課,臺下有三位學生腰桿挺得筆直認真聽講,畫的頂部寫著“高老師祝你早日康復”,落筆是“肖宣宣”,這是高靖班上的學生。
一剎那,高靖心中那盞關于“初心”的燈被重新點燃,他必須重回學校。他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花,拿出手機把這幅畫拍下來,然后小心翼翼地放進抽屜里。
“高老師,你還回來教我們不哦?”2018年5月,在家中休養的高靖收到了一條短信,是三年級學生李環環用奶奶的手機發過來的,印象中的李環環總愛扎著高馬尾、愛啃手指頭,是個害羞的女孩。
“我要回來啊,馬上就回來?!备呔赴粗謾C上的鍵盤寫下這句話。本來就很想念學生們,收到這條短信后,高靖更是按耐不住了,第二天就去挑選文具用品、買上零食,回學??纯此麄?。
“高老師,你回來啦!”踏入學校那刻,很多學生跑過來把高靖圍住,嘰嘰喳喳個不停。
“快啦快啦,九月開學我就回來?!闭f著,他摸了摸身邊學生的腦袋。
2018年,9月秋季開學,高靖終于重返校園。
“好安逸??!”踏入校門的高靖,深深地吸了口氣,是熟悉的味道。高靖重新將他的滿腔熱情投入到鄉村教育中,去實現“讓孩子們走出大山”的初心。
課堂上的高靖,仍然是一個“黑臉”老師,學生調皮搗蛋,他馬上把臉垮下來:“還不去給我做作業!”聲音一出,學生立馬乖乖回到座位上做作業。
趁學生低頭做作業的空隙,高靖迅速轉過身,低下頭從右手兜里面拿出一個綠色小藥盒,拿出一顆藥直接吞了下去,整套動作十分熟練。由于藥物需要在特定時間段吃,若是在上課高靖就只能以這種方式吃藥,然后轉過身來再次變為“黑臉”把他們盯著。
采訪結束時,記者問孩子們:“在你們心里,高老師是什么樣的老師?你們喜歡他嗎?”
“高老師是個很溫柔的人”“高老師高大帥氣”“高老師很會穿搭”……各種答案層出不窮。
“鬼才相信他是這樣的人呢,兇死了整天?!币粋€聲音“闖進”記者耳里,轉身低頭看到一位小男孩,皮膚黝黑,臉頰泛紅。記者低頭問他:“那你喜歡高老師嗎?”
小男孩想了想,點了點頭,圓溜溜的眼睛盯著記者回答:“喜歡!”
(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,本文涉及到未成年人皆使用化名)